
采风现场。通讯员 黎德华摄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开门办报”优良传统。扎实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加强新时期党报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陕西日报通讯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4月12日至16日,陕西日报社在彬州市举办了2021年度春季通讯员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地各行业300余名通讯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还组织学员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和采风活动。在彬州市权家桥阻击战烈士陵园,学员们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聆听权家桥阻击战革命故事;在社区、工业园区、博物馆和自然景区采风实践中,学员们用课堂所学知识。拍照片、拍视频,采访村干部、企业家,并现场用微博、微信和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介发出图文和视频,对彬州市的经济发展、人文地理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推介。
学员们表示,参加陕西日报社通讯员培训班,不但能学到新闻理论知识,还能深入乡村脚踩泥土学习采访技能。今后,一定要在火热一线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手中之笔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凝聚磅礴力量。
彬州印象
我乘坐银西高铁“蓝暖男”动车组列车从西安北站出发,仅仅40多分钟就到了彬州。
彬州这座城市是极为厚重的。这里是后稷出生地、公刘故里。早在3500年前,周先祖公刘就在这里教民稼穑,开创农耕文明先河。

在彬州新农村采风。通讯员 黎德华摄
彬州这座城市是相当温暖的。在我看来,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时段是灯火通明的夜晚和炊烟袅袅的早晨。到达的第一天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彬州的夜色中。作为这座城市最繁华的两条街道,豳风街和公刘街灯火璀璨但不喧闹,人来人往却不拥堵。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品茗言欢;一家几口,漫步街头,挽起幸福。
在彬州学习的5天时间里,我每天6点多起来,或在豳风苑里听鸟鸣林间,看万物苏醒;或在千狮桥上横跨泾水,指点雄狮……而遇见最多的是那些身穿黄马夹的城市美容师。她们显然是早于我的,因为在马路边、公园里、大桥上……处处都有她们的身影。她们为这座城市梳妆打扮,把这座城市最美好的容貌展现给36万彬州人和南来北往的旅客。
连续几天穿行在豳风大道,感受最深的就是紫薇山下相连的好几所中小学校。它们依山而建、绿树环绕、高端大气、色彩鲜亮,是整个豳风大道上最美的风景。清晨,孩子们背起书包,迎着朝阳,走进充满希望的校园,也走向这座城市美好的未来。
在泾河两岸,一座座主题公园各不相同。但绿色环保却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各种花争相绽放,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河堤上的塑胶跑道一眼望不到头,人们在上面慢跑或是散步,两岸风光尽收眼底。
彬州是古老的,她是丝路古道出入关中第一驿站,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彬州是富饶的,年生产原煤3000多万吨,连续10年蝉联“陕西十强县”,稳居“西部百强县”;彬州是绿色的,生态宜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卫生县城;彬州是年轻的,正在打造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开放高地、活力新城;彬州是幸福的,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百姓安居乐业,是全国文明城市,是彬州人民的幸福之城。(通讯员 杨超)
高原明珠侍郎湖
侍郎湖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彬州市区南33公里处的水口镇牛北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面面积370亩,平均水深13米,总库容约385万立方米,是陕西较大的天然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美誉。它宛如镶嵌在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在翠绿的深山中熠熠生辉。这里可谓是“一泓碧水,四面青山,环境幽雅,风光迷人”,是垂钓避暑、休闲、娱乐的胜地。

美丽的侍郎湖。通讯员 赵旭摄
侍郎湖坐落于峡谷之中,在明代大地震时堰塞而成湖,因明代成化年间的户部侍郎阎本为湖畔牛北村人而得名。侍郎湖群山环抱,林木葱郁,湖面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锦鲤,头西北尾东南,静卧于深山峡谷之中。奇特的景观和神话传说,为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玻璃吊桥、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游船画舫等设施。
沿着山路,徐徐漫游,一路风景如画。来到湖边,阵阵凉意直逼胸口,使人不由得神清气爽。一泓碧波,如宝石,如冰镜,安卧在苍山群壑之间,显得娴静端庄。
侍郎湖的动人之处不但在于它的美景,还在于它有两个不可思议的神奇之处:一是侍郎湖“涝不升,旱不降”,无论雨水充沛还是干旱少雨都不会影响它的水位;二是“夏秋无落叶”,侍郎湖四面环山,树木茂密,可是湖面终年干净、无落叶,如同碧玉般镶嵌在山谷间,美丽而神秘。
绕湖而行,古木参天,几只野鸭伸长了脖子,唱着天籁之歌。岸边杨柳依依,闲花野草,星星点点。远山近树,蓝天流云,多了几分妩媚。
此情此景,令我忽然想起王维的《周庄河》:“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通讯员 肖俊虎)
彬州擀面杖
4月14日清晨,彬州清凉山下大佛寺石窟景区显得格外清新。一场春雨让远处田里的麦苗和公路旁的垂柳都披上了一层新绿;樱花、白玉兰、油菜花也都在薄雾氤氲的晨曦中吐露着芬芳。随着景区大门缓缓打开,大佛寺村57岁的何喜玲老人将三轮车停在门外。
何喜玲将三轮车内的货品按顺序取出摆放。不一会儿,颜色深浅不一、长短粗细不同的擀面杖被一字儿排开,旁边还有木碗、捣蒜窝等日用品。
“这是原木色的,这个抛光得亮一些。枣木擀杖梨木案,这些擀面杖都是枣木做的,是我们大佛寺这儿的特产。”何喜玲手里拿着一根擀面杖,用串珠频繁地来回搓着抛光,见游客来便介绍起来。
何喜玲讲,她在大佛寺景区门口卖擀面杖已经整整26年了,手工制作擀面杖的手艺是丈夫焦军昌的姥爷那一代传下来的,到现在至少也有100年了。
据了解,彬州旋木工艺制作擀面杖起源于明清时期。一根小小的擀面杖,手工制作起来却颇费周折。从选择红心枣木料开始,要经过打截、解杠、溜削、旋木、打磨等多道工序,制作好的擀面杖坚硬光滑、色泽鲜艳、手感细腻。从前的手工艺人制作一根擀面杖往往要花费4小时。但是,其市场价格却与花费的时间精力不成正比,费时费力却获利甚微。所以,这项古老的手工艺也渐渐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现在擀面杖一根卖10元至30元,淡季一天能挣六七十元,逢庙会和旺季能挣100多元。我两口子曾经也有外出打工的想法,但有些舍不得离开这地方,又怕传了几代人的手艺在我们手里失传了,就打消了外出的念头。现在家里买了电动车床制作擀面杖,效率提高了很多。”如今,何喜玲有两个孩子已经参加工作,小儿子这几年在家跟随父亲学习手工制作擀面杖,当起了新一代的手工艺人。
一根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小擀面杖,却是彬州塬上人们每天擀面时不可或缺的器物。清凉山下平凡而普通的人们将自己对家乡、对一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与热爱,都倾注在擀面杖“咣当、咣当”的转动声中。(通讯员 金波)
长禄社区:兴产业 富百姓
4月14日上午,走进彬州市水口镇长禄社区,油菜花开得正盛。干净的水泥路,整洁的民居,翠绿的松柏……一一映入眼帘。
独具特色的墙绘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种植大户采摘苹果,百亩稻田迎来丰收,老人孩童游走嬉闹。处处展现着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面貌。
“机器挑拣还是有些不放心,原材料必须精挑细选最新鲜的!”在长禄社区枣夹核桃加工厂里,社区党支部书记郭谦正在帮忙挑拣核桃。
他告诉笔者,为了尽快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起来,社区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形式为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就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该社区现有丝路天台扶贫产业园、枣夹核桃加工厂、牛生源养殖场、苹果园等。截至2020年底,人均纯收入突破14680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1万元。
来到村民卢景志家中,只见他家的小庭院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亮堂。走进屋中,堂屋和卧室宽敞明亮,卫生间干净整洁。
谈起新房,卢景志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以前全家只有3间砖木房,也没有封闭的院落,遇到雨天屋前泥泞不堪。要不是国家的政策好,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新建一座房子呀!”
通过采取“村企联建”的模式,社区将危房改造工程交由陕西亿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承建,圆了102户群众的新居梦。
在丝路天台扶贫产业园项目建设工地上,村民刘发民正在仔细地铺碎石,虽然满头大汗,但干劲十足。
“村支书带领村里的党员们上门给我做思想工作,多亏听了他们的话,我和丝路天台扶贫产业园签订了代资入股5万元的合同,还签订了务工协议,现在月工资涨到了6000元呢!”刘发民乐呵呵地说,他通过就业扶贫于2018年实现脱贫。
长禄社区实行党支部“带头定产业、牵头搭平台”,积极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讯员 湛紫涵)
王春娟的御面致富经
一直听说彬州御面很好吃,但苦于没有机会品尝正宗的御面。4月16日,笔者专程去彬州市中山街美食城圆梦。在美食城门口询问后,好客的彬州人给我推荐了美食城47号馨缘御面。
店主王春娟很热情,听说我是外地来的,插空给我讲起了御面的渊源。
她告诉我,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是咸阳市彬州市(原彬县)有名的传统小吃。它起源于周朝,盛行于唐朝,唐太宗昔日御膳专用。御面加工选用上乘的小麦面粉,经过和面、洗面、炼面、切面四大步骤,十二道工序制作而成。品尝时放入蒜末、辣椒、红油等作料,味道酸辣清爽,口感筋道柔软,老少皆宜。御面是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央视和地方媒体都做过专题报道。
王春娟是彬州市水口镇小王村人,平时凌晨3时就开始做御面。因为工序多,有技术要求,她一点不敢马虎。一般到早上7时,丈夫孙军民就开始给定点的饭店送货。
正说着,来了一位老客户。扫码付款后,王春娟答应给他送货上门。又来了一个女孩,吃完御面就匆匆走了。刚过了不到2分钟,美食街保洁员在王春娟店铺收拾桌子时,突然发现碗旁放了一部手机。王春娟急忙说:“估计是刚走的那女孩的手机。手机先放我这儿,等人家一会儿来取。”10分钟后,那个女孩跑着来找手机,王春娟马上还给了她。见手机失而复得,女孩连连道谢。邻家摊位老板插话说,虽然他们都是小本生意,但讲诚信,谁落下东西在这儿都能找回,这点请放心。
王春娟一家四口人,过去家里日子过得很紧张,自2015年夫妻俩经营御面生意后,日子越过越红火。2020年,她家收入已超过彬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4元标准。自家致富还不算,王春娟说,村里有人想学习御面技术的,她愿意包教包会。(通讯员 刘小斌)
遇见彬州 留住美好
习惯了陕南巍巍的高山与潺潺的绿水,一踏入彬州,就让人眼前一亮,没有高山的阻挡,放眼望去,房屋建筑错落有致,别是一番开阔的景象。
“星的光点点洒于午夜,人人开开心心说说故事……”站在开元广场仰望开元寺塔和紫薇山,不由得想到这支歌,乐曲在脑海里回荡,心情豁然开朗。
四月的彬州,美景如画。入夜,我们慢慢悠悠向紫薇山走去。山上灯光星星点点,忽明忽灭,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好像山顶建着仙人的楼阁,登上这一阶一阶的天梯便能一探仙人的宫宇。迎风而立,思绪万千,每一缕清风仿佛都在诉说着“丝路明珠,山水豳风”的动人故事。站在紫薇山顶,俯瞰市区,万家灯火,如梦似幻。近处,开元寺塔矗立,宁静而庄严,见证着千百年来彬州的悠悠往事。

在权家桥阻击战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通讯员 黎德华摄
来彬州了,总要赴大佛寺,观一观规模宏大、造像雄伟的石窟;总要去权家桥,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总要到侍郎湖,看一看碧水,感受湖光山色的幽雅;总要吃一碗御面,尝一尝不一样的“凉皮”。品尝筋光柔软、光滑爽口的美味……
在彬州的短短几日,我留恋的不仅是美景与美食,还有那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场景:权家桥80多岁义务宣讲员,讲述那血与火铸就的红色历史;彬州市轻工业园区里,一双双勤劳致富的巧手,加工出各式各样的服饰;长禄社区里,一排排整洁气派的民居,院前人们的欢声笑语……无不呈现着新农村的喜人景象。
正是一代代人的担当,一代代人的奋斗,一代代人的坚守,形成了彬州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如今的彬州,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通讯员 卢旖旎)
以上就是彬州油菜花抖音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字华容道中文版
休闲益智81.3M
下载
						米家小镇度假之旅游戏破解版
休闲益智47.4M
下载
						火柴人战争遗产无限钻石更新版
动作格斗62.8M
下载
						我的世界更多幸运方块
休闲益智225M
下载
						赛尔号超级英雄破解版
角色扮演206.69M
下载
						老爹蛋糕店安卓手机版
模拟经营23.36M
下载
						迈阿密街头手机游戏
休闲益智74.78MB
下载
						米奇小顽皮破解版
休闲益智41.5M
下载
						我的勇士内购破解版
冒险解谜281.1M
下载
						过山车之星手机版
模拟经营42.0M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