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华是一件深衣,一种气度,一份信仰。在25岁的义乌小伙白川看来,着汉服是他表达对传统文化向往和尊敬的方式。半年前,白川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拍摄汉服变装视频,选景、搭配服装,撰写文案,每一帧都力求完美。半年时间,他收获了近百万粉丝,观看量超6000万。近日,他唯美的汉服装扮也多次上了热搜。
汉服之美,一眼千年。6月9日,白川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之所以会选择变装方式拍摄汉服短视频,只想通过视觉冲击让大家看到汉服的美,并引起大家的共鸣。平时,我会参加很多汉服活动,遇到传统节日都是着汉服。这么做就是想让更多人喜欢汉服,让喜欢汉服的人更有勇气将汉服穿上身。”
从佛堂古民居苑到鸡鸣阁,从绣湖公园到东阳卢宅,也正因汉服,他成了惊艳了时光的“诗中人”。

白川穿状元服参加国风主题活动。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穿汉服却被认成“韩剧”人物
白川是浙江义乌人,180厘米个子,身材挺拔,长相清秀帅气。6年前,白川到韩国留学,出国期间韩国对传统服饰的尊崇,引发了白川想要宣传汉服的想法,并一发不可收拾。
“去韩国不久我就发现,当地人穿韩服去旅游景点不收费。即便是外国人在旅游景点租一套韩服也可以免门票,因此无论是韩国人还是在当地的外国人,很多都会在景区里穿韩服。”白川说,在他看来,有着几千年文化的汉服也应该是文化顶流,于是他就想着要为宣传汉服做点事情。
2019年,还在念大三的白川拥有了第一套汉服。“买的是一套蓝色装,那时候很喜欢,但是没有勇气穿出门,于是就对着镜子拍了几张照片。发在社交平台上,不过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白川说,实际上他一直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有父亲从事吴文化研究的熏陶,也有他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他的书架和电子书里,更多的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以及地方志等。他关注的博主,也多以历史、人文、传统文化有关。
受疫情影响,去年1月,白川回到义乌。他发现,在义乌,很多人会在日常生活中穿汉服。“这给了我很大的勇气。我从网上买了3套明制冬装汉服,带着妈妈和姐姐在东阳卢宅拍了一天。”白川说,这一次体验,让他真正感受到了汉服之美。
“在我们拍摄时,有两名路过的女生说,我的衣服很好看,像韩剧里走出来的一样。我尴尬地笑了笑,告诉她们这是中国传统服饰汉服,还给她们讲了汉服的知识。经过这件事,我就想着要为科普汉服做点什么。”白川说。

白川拍摄的汉服装。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拍变身视频收获百万粉丝
在漫长几千年的时光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生活方式的延续。它的美并不张扬,却意蕴深长。“汉服的美延续了千年,但是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服饰的认知太少了。”白川说,为迎合快节奏的社会需求,他开始尝试用短视频的方式,让汉服文化被更好地认识。
在白川的视频账号里有141条作品,有120条都是展示汉服变身视频:有鲜衣怒马的少年,文秀腼腆的书生;有一身官服的才俊,霸气侧漏的朝服;也有汉服的春华秋实,雨雪风霜。拍摄地点也多以汉唐、明清的古典建筑,园林河涧为主。
“我选择的地点,都是义乌有传统文化印记的地点,每一条视频我都会注明这里的文化历史背景。大家都知道义乌是小商品之都,其实它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小城。这也是我拍汉服视频的另一个初衷。”白川说。
“我喜欢用变身的方式拍摄短视频,一个转身,从现代装变成汉服,大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共鸣和视觉的冲击感。同时,在选景上也需要与所展示的汉服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展现汉服的美感。”白川说,因为没有专业团队,他会请妈妈、姐姐和朋友帮他拍摄,由他剪辑、配乐,撰写文案后再发布在视频账号里。
去年12月8日,白川在义乌横塘公园拍摄的转身变装视频突然爆火——古老的木门外,一个白衣少年驻足沉思,转身间已是公子如玉的模样。这段时长仅8秒的视频。获得了20万点赞,400万观看量和2万多条评论。在今年2月5日所拍视频中,白川一身状元红,手持书卷,珠灯下,一转身就已穿越千年。他在视频下还特意留言说明:“出镜的这盏灯历经400年风雨,由无数匠人合力打造,使用了120万颗琉璃珠串成。”
在最近一条短视频里,白川身穿红色状元服,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古朴街道上,一帧一画犹如“诗中人”。他说那一刻“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的感觉油然而生。截至目前,白川的粉丝已近百万,视频观看量超6000万,网友评价说:“请把汉服焊在身上!”
白川认为,汉服之美,是流传于世的历史印记,虽然曾经暗淡,却从未被遗忘。人们赞美他,其实更是在赞美汉服。在之后一段时间里,他会继续用他的方式去传播汉服和传统文化。

白川经常选择在林间拍摄汉服视频。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传统节日穿汉服更有仪式感
汉服,自黄帝垂衣裳治天下以来。历经五代十国、唐宋元明变得更加精致,在设计上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汉服的袖子大都为圆袖,意为天道圆润;衣领交叉呈字母Y形,代表着做人要有规矩。一件汉服传承了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举手投足间折射出的礼仪与意境,总让人沉浸其中。
在白川家里,衣架上挂满了整排汉服,大多是复刻的定制版。“市场上改良版汉服很多,它们展现不出传统服饰的魅力。”白川说,现在他经常会参加一些国风活动,除展示汉服外,还会进行一些角色扮演。无论是展示自己,还是展示汉服,都是对他的认可。
除此之外,他会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着汉服,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会让节日更有仪式感。实际上,随着汉服的流行,越来越多年轻人,峨冠博带,行走于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城市之间。“传统服饰有理由成为当下的潮流风尚,汉服讲求包裹与含蓄,从体态等角度展现人的气质和美丽,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年轻人通过服装来提升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自信,说明他们对传统服饰有了更多的认同感。”白川说。
年轻人正在以汉服为载体重新审读华夏文化,不过在白川看来,喜欢不一定要拘泥于形式。“有些人喜欢天天穿汉服,有些人会在特殊时间穿,其实没有特别的定义和要求。只要真心喜欢,而这些喜欢又能让你感到开心就足够了。”白川认为,复兴汉服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民族自尊的表现。汉服以最轻盈的形式,架起了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桥梁。

网友评价白川称,希望他把汉服“焊”在身上。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入坑”汉服渐成时尚
从汉唐飘逸至今的汉服,总是令人心驰神往。喜欢汉服的年轻人大多被它的衣袂飘飘所吸引,经过多年发展,汉服已成为国潮文化、国潮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消费,也成了市场宠儿。
走在街上,身穿汉服已不再是人们眼中的“怪人”。景区里,换上汉服的游客无论是哪种风格都毫不突兀,偶尔擦身而过,还有三两人能说出朝代和形制。“入坑”汉服也成了一种时尚。汉服爱好者们喜欢用“同袍”互称,取自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惺惺相惜。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汉服爱好者数量为204.2万人;2019年达356万人,同比再增74.4%,连续4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长率。2019年汉服产业市场销售额突破45亿元,同比增长318.5%。有媒体报道称,2021年汉服爱好者规模达到689.4万人,市场销售规模接近101亿元。
近年来,和白川一样的短视频创作者频频“出圈”,汉服文化也正在“破圈”生长。在抖音平台,以汉服为标签的短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680亿次。在苏州从事汉服原创的店主小杨表示,很多年轻人喜欢原创的汉服设计,春夏汉服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秋冬款的价格会高一些。骨灰级的汉服爱好者更追求复刻的细节,会选择缂丝、提花锦缎、丝绸绫罗等布料,搭配传统手工艺,这样的汉服价格就会相对较高。“喜欢汉服不一定要拥有,可以购买价格较高的定制款汉服。而一根发簪、一条马面裙,也可以很好的表现汉服韵味。”小杨说。
随着汉服爱好者数量和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也给美妆、美食、民宿、摄影、文创等行业带来了新的营销思路。就连包括西安、义乌、武汉、北京等在内城市也被汉服所吸引,各类与汉服有关的旅游活动正如火如荼。
伴随着传统文化焕发出的时代生机和活力,汉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田卉在今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汉服消费具有年轻化特点。消费者在成长过程中见证了国力的增强,根植于心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激发了他们对本土品牌的自信与热爱。汉服在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表达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个性化和获取身份认同的深层次诉求。只有扎根对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以时代元素为出发点,与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和情感产生共鸣,才能使传统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土壤。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杜甫的一首《丽人行》写尽了华服之美。静时威严庄重,走时飘逸洒脱,深厚的历史底蕴映照出古朴又永恒的气蕴,汉服的魅力也正源于此。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义乌抖音短视频拍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鼎品软件。
 
						数字华容道中文版
休闲益智81.3M
下载 
						米家小镇度假之旅游戏破解版
休闲益智47.4M
下载 
						开心动动脑游戏
休闲益智47.8M
下载 
						火柴人战争遗产无限钻石更新版
动作格斗62.8M
下载 
						此尖弱肉强食
休闲益智29.9MB
下载 
						老爹蛋糕店安卓手机版
模拟经营23.36M
下载 
						赛尔号超级英雄破解版
角色扮演206.69M
下载 
						我的世界更多幸运方块
休闲益智225M
下载 
						我的勇士内购破解版
冒险解谜281.1M
下载 
						过山车之星手机版
模拟经营42.0M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