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1月25日、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题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月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各地区要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城乡基层社区是第一道防线。如何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实现防输入、防蔓延、防输出?
本报记者走进北京、江苏、浙江、河南、湖南、重庆六省市的基层社区,倾听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服务者讲述身边事。透过他们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坚实脚步,触摸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
河南郑州市建新南街社区
“召必来”的老兵志愿服务队
本报记者 马跃峰
“我就必须进!”正月初三,有人到建新南街社区68号院串门,被“守门人”陈伟劝阻,不由吼了起来。
“你就不能进。”陈伟态度坚决,却赔着笑。
“你有啥权力?”
“我没权力。可万一携带病毒造成传染,后果严重。”
对方不听,竟想动手。陈伟仍旧赔笑,“打架?你要负法律责任。”苦口婆心劝半天,来人终于消了气,没进门。
68号院暂无业委会,也没有物业管理,属于“无主管楼院”。在河南郑州市二七区建新南街社区,这样的楼院目前还有5个。“守门人”陈伟是社区的党支部书记。
“防控疫情蔓延,‘无主管楼院’是最让人担心的薄弱环节。”二七区委书记陈红民说,“以小区保社区、以社区保城市”,必须调动各方力量,织密织牢防控网。
建新南街社区有流动人口2万多,大都是租住的清洁工、护工、保安,疫情防控难度不小。
大年三十,陈伟没顾上回家就开始布置防疫工作。可社区只有十来名工作人员,人手紧缺。陈伟灵机一动:五里堡街道有一支120多人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建新南街社区的就有20多人,一定可以“召必来”。
陈伟也是退役军人,在微信群一问,不少人“请战”。怕人多易交叉感染,他将人员分成4班,4人一班,24小时坚守卡点,配合入户巡查、测量体温。
相比其他人,陈伟既要干好社区党支部书记,又要当好退役军人的榜样。他每天早上6点半出门,7点到卡点,接着检查记录,安排物资,挨家摸排……几天下来,嗓子喊哑了。
陈伟叮嘱“战友们”注意个人防护,千万不敢发烧。“一个人发烧,分不清是感冒还是被感染。大伙儿都得隔离,工作就搁下了。”
69岁的退役军人郑海宁接话说:“做好个人防护,咱当过兵的人,有多难都不会退缩。”
“对,退役军人不褪色,干活不怕累,战‘疫’必能胜!”志愿者杨桦、徐四保一齐表态。
重庆渝北区翠苹路社区
挨家挨户严排查
本报记者 蒋云龙
重庆渝北区宝圣湖街道翠苹路社区是个老社区,商铺、农贸市场一应俱全,实际居住人口1.4万多,疫情防控任务较重。
段涛飞是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这十多天来和同事一起做排查、搞宣传,格外忙碌。
“农贸市场和辖区商户容易聚集人流,宣传和管理更要加强。”段涛飞天天到现场巡查,“这几天,我在朋友圈‘微信运动’步数榜上一直名列前茅。居民可以‘宅’家不出门,我们不能闲!”
接到排查通知时,段涛飞正在老家过除夕。正月初一上午,包括段涛飞在内的社区干部一个不落,全员到岗。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网格管理员分组分头排查。
“网格员熟悉情况,手上握有居民台账。对本地住户,我们先打电话核实相关信息。打不通电话或情况不熟的,挨家上门。”段涛飞说,人手少,任务重,大家早上7点就开工,晚上10点以后才下班。短短几天,5000多户1.4万多人,他们已走访了两个来回。
“对于一时没能联系上的,我们就在住户门上贴了温馨提示和联系方式,密切跟踪。”翠苹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利伦说,排查要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才能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也有居民不太配合,没戴口罩就往外跑,还在菜市场扎堆聊天。社区干部前去劝说,对方却讲“我一把年纪了,怕啥子!”
段涛飞使出“笨办法”,既带着大伙儿上门宣传,又拎着喇叭走街串巷,播报党委和政府的通告,还用上了不少诙谐好记的顺口溜。段涛飞说:“居民们听了,一边乐,一边就把防疫知识和注意事项记住了。”
前几天,渝北区又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段涛飞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发动社区商户为居民送菜。
社区建了微信群,每天更新菜价信息,居民群内点单,商户打包送到小区门口。对居家隔离观察的居民,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去送。
“要防得住疫情,也要方便居民生活。”天天要跑腿,段涛飞不禁打趣,“瞧着吧,我在‘步数榜’的排名还得涨。”
北京通州区中仓社区
令人动容的照片背后
本报记者 贺 勇
2月5日,雪花飘落,北京通州银装素裹。
连日来,62岁的中仓社区居民赵德林身背“长枪短炮”,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来回奔波。自1月22日以来,中仓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迅速行动,盯紧防疫工作重点,“外防输入、内防流动”。
看到社区居民微信群里征集志愿者巡逻,已经退休的赵德林便报了名。他喜欢摄影,忙里偷闲,用镜头定格下许多温暖瞬间。
诸多照片中,有一张格外令人动容:一位女性“蓬头垢面”,面容憔悴。照片摄于1月31日,主人公是34岁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娜。
中仓社区共有楼房53栋,常住人口2814户7000多人,疫情防控压力较大。张娜连续十几天奋战在一线,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梳洗打扮顾不上。赵德林按下快门,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
每天起床,张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在工作群里安排社区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对各自负责的区域进行摸排。“我们按楼栋组建50余个‘防控群’,覆盖辖区4个独立小区。”
5日一早,张娜又带着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到小区出入口换班,查看登记表。中仓社区共设置4个封闭管理出入口,每个小区只留一个应急通道,并对进出小区的人员严格登记管理、测量体温。社区还为本小区居民制作出入证,方便日常进出,也便于更好地管控外来和返京人员。
随后,张娜和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排查从外地返京人员,监测重点人员体温,登记造册。
“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回来、坐了什么车、几点到家的,都要详细记录。”张娜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对摸排到的经湖北返京人员,实行居家隔离观察,每天都有一名社区医生和社区干部跟踪情况。”
中午1时许,张娜忙完工作回到家,顾不上吃饭,先得照看孩子。“小女儿才7个月,正在哺乳期。最近每天排查走访,顾不上她。”
这些天来,对中仓社区一线工作人员跟拍越多,赵德林感慨越多。“他们也都有家有亲人,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控疫情。”赵德林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他们同样是面对疫情的逆行者、百姓安康的守护人!”
江苏南京市奥体社区
“90后”网格员的防疫镜头
本报记者 申 琳
这是2月1日下午的一串镜头——
一位身穿“党员志愿服务”红马甲的年轻女士,气喘吁吁赶到一个小区门口。拎起一袋生活用品就走,旁边一名男子正驾车等着她;到了一家药店门口,停车,她小跑着进店买药;20多分钟后,汽车停在另一小区,她推开车门,拎起袋子和药品,跑向门岗……
女士名叫唐莹雅,一位“90后”,是江苏南京市建邺区奥体社区网格管理员,驾车男子是她丈夫。夫妻俩急匆匆取送的用品和药物,不是给他们的亲友,而是两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因疫情正居家医学观察的田刚(化名)的父母。
1月26日,正月初二晚上,唐莹雅接到奥体社区物业人员的一个电话:“田刚一家回小区了。”小唐的心猛地一紧,田刚夫妇前不久跟从武汉出发的父母一起到国外旅游,属于疫情防控重点对象。
唐莹雅赶紧拨通社区党委书记高建明的电话。“我马上到!”军人出身的高建明风风火火。不到半小时,他们敲响了田刚家的门。
“一步也不能出门吗?吃穿用品都没怎么准备呢!”“有什么困难你们尽管提,社区一定做好保障!”随后,唐莹雅送上居家医学观察告知书,然后测量体温、消杀楼道……不知不觉,时间已是晚上11点多了。
1月30日下午1点多,唐莹雅的电话又响了,是田刚打来的,“家里缺菜了,能不能帮我们买个冬瓜?”“没问题,我马上去超市。”
超市就在社区斜对面,唐莹雅上到二楼蔬果区。“超市没有冬瓜,要买点别的菜吗?”唐莹雅打开微信,跟田刚妻子联系。“那就帮买点白萝卜吧,两个,谢谢啦!”
半个小时后,唐莹雅把装着萝卜的塑料袋放在了田刚家门口。
2月1日下午,唐莹雅接到田刚电话,“我父母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我要买点药送给他们,正好还要给他们送一些生活用品。我开车出去,戴上口罩,这样可以吧?”
“我来帮您买,送上门。”随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串镜头。
2月4日下午,田刚夫妇居家医学观察到期,唐莹雅手提一个果篮来到了田刚家。再次量了一家人体温,唐莹雅送上果篮,“祝贺回归正常生活!”“多谢你们,这段时间可麻烦你们不少!”双方相视一笑。
浙江杭州市亭趾社区
群策群力筑防线
本报记者 方 敏
“现在是‘逢进必查’,记者同志,请量一下体温。”说话间,正在值守的党员黄风顺拿起测温仪,身后“疫情防控检查点”几个字格外显眼。
这里是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亭趾社区,有居民8628人,其中流动人口5627人。
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控疫情,社区所属的4个小区都只留一个门进出,值守人员24小时在岗。近来像黄风顺那样的值守人员,在亭趾社区共有50多人,防控工作有条不紊。
从湖北归来的夏女士回到小区后,接受居家隔离观察。社区居委会主任陈小燕和几名志愿者轮流值班,24小时做好服务响应、生活保障。
“现在,我一直待在家里,用手机下单买生活用品。社区工作人员会把东西送到我家门口,并定时上门收取生活垃圾。”夏女士说。
“为避免造成小区居民不解和恐慌,我们全力做好信息公开。”陈小燕告诉记者,居民有问题可直接在业主与社区居委会的微信沟通群里提问,不管什么时间,很快就有回应。
在小区走访,记者看到,小区公示栏、单元电梯口等地,都贴有居家医学观察注意事项,街道责任人、家庭医生等信息完备。
“非常能够理解社区的做法。现在虽说不能出门,但生活并没受多少影响。”还在隔离观察的陈先生告诉记者,“2月3日是我儿子6周岁的生日。我们在网上订了蛋糕,社区工作人员很快送到了家门口,还送上了生日祝福。”
“感谢你们奋战在一线。我们一定做好隔离观察,不添乱!”陈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
居民信任理解,社区全力服务。2月1日上午,亭趾社区嘉丰小区组织小区里的40多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头参与社区的排查、服务等工作。在党员的带领下,不少居民也自发参与防控工作。
“党员带头,群策群力。我们要用更好的服务、更严的防控,来回报社区居民的理解与信任。”陈小燕说。
湖南长沙市弘高社区
将心比心的服务沟通
本报记者 何 勇 申智林
“妹子!妹子!”湖南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弘高社区一栋居民楼下,居委会主任张海军把车停下,对着楼上刘女士家的窗户喊道。同行的警务室工作人员易建忠、张江如等不及,提起袋子就往楼上跑。
袋子里的食品,都是居家隔离观察的住户通过微信请求采购的。他们成了这些住户的代购员和快递员。
社区部署防控疫情伊始,党支部书记彭正清和张海军就把社区干部、工作人员、党员发动起来,挨家走访近万住户。
1月26日,社区网格管理员戴娜和同事上门摸排,关注到李金华(化名)一家。李金华在武汉工作,年前回到弘高社区居住。
1月28日,李金华被确诊患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5户有过密切接触的家庭需要居家隔离观察,其中两户就在弘高社区。
“既要防控住可能出现的风险,也要保障好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彭正清说。
由社区干部、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警务室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等5人组成的小组,负责联系一户,全程保障需求。张海军这一组对接了其中刘女士一户,母子三人在家。
“噔噔噔噔”,易建忠、张江如的脚步踏得瓷砖铺的楼梯发出声响。一转角,正碰上给楼道消毒的清洁工许正强。看见人来,许正强“咿咿呀呀”打招呼。他是听障患者,负责居民楼外的公共区域卫生。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干部逐户上门宣传,特意叮嘱许正强的妻子严芳:除了出门做清洁,能不出去就少出去。
不承想,许正强第二天就自发到隔离住户所在的楼栋里做起楼道消毒。社区干部来劝,严芳却说:“老许有装备,比你们有经验。”
楼道里,3个人6只手一通比划,谁也没明白。许正强笑起来,拿脚蹭蹭地,这下意思清楚了:这楼梯刚消毒完,还湿滑,慢点儿。
易建忠和张江如一到刘女士家门口,就听见门内有声响,却不见门打开。他们心里明白,这是刘女士为他们着想,减少接触。放下物品下楼不多时,张海军的手机上就收到刘女士发来的致谢短信。
目前,弘高社区共排查出34名从武汉回来的居民,都在社区服务保障下居家隔离观察。
图片说明:
图①:北京海淀区西王庄社区,工作人员对公共健身器材进行消毒。
任 超摄(新华社发)
图②: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东门社区,热心市民把口罩和酒精送到疫情防控员手中。
刘勤利摄(人民视觉)
图③:浙江德清县欣宋小区,志愿者正检查居民出入证并测量体温。
王 正摄(人民视觉)
图④: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北社区,工作人员劝导市民加强防护。
陈碧生摄(人民视觉)
版式设计:张丹峰
责编:魏少璞
以上就是抖音卡点音乐噔噔噔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神秘海域手机版
动作格斗62.6M
下载
萌将大乱斗iOS
策略塔防476.3M
下载
hideonline中文版
休闲益智49.43MB
下载
逃生1安卓版
冒险解谜21.6M
下载
配音秀最新版本
休闲益智105.83MB
下载
巴士模拟器破解2021版
休闲益智768MB
下载
暗影格斗2手机版
动作格斗147M
下载
死亡效应2安卓汉化版
飞行射击1.06G
下载
5egame手机版
其他游戏24.8M
下载
艾希官方免费中文版
飞行射击364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