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披萨店墙壁上的画。
Alexander的观点也许也有争议,但放在反驳阴谋论的角度上来看,并不是完全没道理。毕竟,观看这些视频的小孩子并不是被强制的,而是自己想要去看的,他们最终将学会选择自己喜欢看的内容;假如这些诡异视频真的能有什么了不得的洗脑作用,恐怕效果也非常差。
而Adi Robertson在Verge的文章里则请教了研究者,为什么成年人会觉得“诡异”。(7)有学者表示,成年人觉得这些视频“诡异”和“反常”。其实是因为成年人已经社会化,脑中已经有了一套既有的是非规则,碰到违反规则和常识的,就会迅速判定是“反常”和“有偏差”,但小孩子并不会这样想,也并不一定会被惊吓到,他们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对“诡异”和“偏差”的看法和成年人并不一样。
Robertson文章里的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如果我们回到Bridle的文章里重新检视那些被称为“诡异”的东西,比如当童谣视频里小兔子们昏睡在地上和树上,在歌声“小兔子生病了吗”中缓缓睁开眼睛,回答“没有”,我们会觉得这一幕非常诡异,其实是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对吸毒等社会事件的了解,才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和脑补。而有些视频之所以诡异,是因为它们所使用的音乐或画面,在一般的影视节目中都容易与色情、暴力或恐怖内容联系起来。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的“恐怖”摇摇车。粗制滥造的的低幼儿童产品,普遍都有着和Elsagate差不多的画风。
最终,在一系列的讨论和批评浪潮中,各大广告商和公关公司纷纷施压、声称将停止广告投放。YouTube不得不采取强硬的态度和措施来表明立场和回应舆论,他们一共清理了超过270个账号,删掉和移除了超过15万个视频,并关掉了60多万个视频的评论区,这些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总的来说,整个事件从2015年开始,从不被关注、遭到YouTube敷衍对待和拒绝承认,到慢慢一点点发酵成网络大型狂欢,最后被各种正式媒体报道,逼迫YouTube道歉并删除了海量相关内容,宣布将增加更多的人工审核来弥补算法的不足。事件已暂告一段落,目前国外的讨论和态度,也大多趋于理性和冷静。
从“艾莎门”到“儿童邪典视频”
没想到在2018年1月的中国,Elsagate重新掀起了一轮网络热潮。
在微博,一个招来极大恐慌的Elsagate假故事被多人转发和各种公众号引用,标题叫《一群变态锁定观看YouTube的孩童,我以前为他们工作》。这篇文章其实是reddit论坛的网友以Elsagate为原型而虚构的恐怖故事,发布在一个专门编睡前故事的版块(叫“No sleep”,性质有点像天涯论坛的“蓬莱鬼话”版,或者可以理解成学校宿舍夜谈的网络版),被台湾网友翻译后,再被微博去掉翻译署名和信息来源后进行了搬运,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在知乎的相关问答下,Elsagate被认为和邪教组织、跨国犯罪有关,甚至有人认为这是AI制作;在豆瓣,有人声称这和撒旦教有关(这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共济会一样属于经典的阴谋论题材)。相关的讨论越来越多,很多人相信Elsagate毒视频已经大量流入到了中国,甚至生造了“儿童邪典视频”这样一个名头。
在中文自媒体上,Elsagate所暴露出的是自媒体利用一般民众对状况的不了解,伪造、歪曲事实,制造恐慌,从而获取流量。这种利用不对称信息来进行的互联网掘金术,不仅仅是中文自媒体的问题,而是自互联网产生之初,就与互联网产业共生。各种阴谋论,无不反映了互联网媒体在信息扭曲上的负面效应。其中,中文自媒体所特有的一种扭曲形式在Elsagate相关内容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转译、改写(俗称洗稿)等方式,把原始信息源(或许只是某本小说或电影里的一个恐怖故事)塑造成真实的新闻事件,再基于这种虚假信息源进行操作,最后利用公众号等自媒体的高转发攫取各种10万+红利。
也许,最后竟然能让网站重视并管理儿童相关的视频节目,结果倒也并不算太糟糕。1月22日,在收到紧急通知,要求查禁“儿童邪典视频”后,多家视频网站都被勒令进行了清理,“艾莎公主”相关的关键词视频也被屏蔽了很多。声势之大,连Reddit论坛的恐怖故事原作者也知道了,发帖表达了意外之喜。这也许是Elsagate引发的诸多互联网连锁反应里最令人意外的一环了吧。

以Elsagate为原型创作恐怖故事的网友在Reddit论坛发帖称:我是一个恐怖故事作者,看了艾莎门视频后我写了一个关于它们的故事,那个故事刚刚让艾莎门视频在中国被禁了!
Elsagate在中国语境下的真问题
如果较真地看“让童年远离商业”组织最早的投诉信后面列出的名单,里面的一些被认定不适合小孩看的视频,其实乍看之下也还好:比如其中介绍何谓硬色情的讲座,还有一些讨论毒品问题或者涉及家暴的内容,或者卡通人物讲粗口和调情。也有朋友看完了前文提到的“蜘蛛侠把艾莎公主强行摁在地上”的视频,困惑地说,这不就是网络热词“壁咚”的变形吗,这也算是“传递强奸情结”给孩子的话,是不是太小题大作?
由于中国目前没有分级制度,这些视频都被简单粗暴以“少儿不宜”一笔带过。很多家长和网友也没有分级观念,因此当ElsaGate被笼统介绍为是国外涉及“凶杀、色情、暴力”的危害儿童的视频时,国内很多家长都被吓坏了,脑补出了各种可怕的画面。
而网友们看了具体的截图和视频后,一个反复出现的困惑是:这种视频和《南方公园》、《欢乐树朋友》等动画片比起来,似乎也不算什么,那么是不是这些动画片也算是Elsagate了?以此推论,如果非要钻牛角尖纠结动画片里的“凶杀、色情、暴力”因素的话,那《喜洋洋》里红太狼拿平底锅砸灰太狼,是不是也算“暴力”会导致儿童模仿,更不要提熊大、熊二了。就连四大名著里也有凶杀、色情和暴力,是不是也都不适合小朋友呢——别说,最后这个还真是国内媒体激辩数年的经典题目。
让我们正视一下现实吧。
事实上,上述疑问不过反映了我国文化影视产业中的这个老大难问题——“内容分级”。在影视产业中,这个问题往往和很多利益纠缠在一起。虽然学术界和一般民众确有分级的需要和相应的呼声,但产业界的主流是掩盖、漠视和不屑。这种模式背后,实际上是我国影视产业创造力的不足以及市场化的乏力。少儿群体是影视产业的一大支柱,如果实施严格的分级制度,大部分主打家庭牌的所谓大片(如进口片的《变形金刚》系列,国产片的各种贺岁片)票房将受到严重打击;在电视领域,主打六点档和寒暑假档的各种引进、国产所谓“少儿”片、动画片也将面临灾难,这显然是业内人士所不乐于见到的。
如果不局限于影视视频类产品,Elsagate里的很多内容,在前网络时代就已经非常稀松见惯,至少对国内从1980、90年代盗版文化书出版热潮过来的人,绝对称不上陌生。这些充斥着粗制滥造的儿童不宜文化产品,一直到今天都非常常见。国外有艾莎公主和蜘蛛侠真人秀乱搭,国内盗版儿童书市场同样有“牛魔王大战变形金刚”之类的混搭组合。涉黄和成年人段子的、地摊伪科学和鬼故事、灵异怪谈的,有一度在中小学学校门口的地摊和小书店里,唾手可得。这些“恐怖读物”和“毒童书”多次见诸报端,其中不乏一些非常低俗、成人化的内容,。早在几年前,就有记者采访过国内的青少年和童书的资深出版人翁容,他坦率地告诉过记者,国内市面上80%的少儿书都是低劣读物。劣质书汗牛充栋,这基本上是当下做童书出版的专业人士的共识。比Elsagate危害更大的、针对儿童的文化产品,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很多家长日常也并没有主动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筛选不良信息的意识。问题的关键在于,欧美主要国家文化影视产品有多层的分级制度,明确地禁止向儿童销售、播放不适合其年龄层的影视作品。而YouTube这些内容出现在了一个专门为孩子观看的App中,在法律层面上产生了问题。Elsagate最为人诟病,也是Youtube被攻击的最大问题是,这些视频不符合一般分级制度,很多已经超出了婴儿或幼儿的可观看限制。
对于未成年人观看视频的分级,各个国家的标准和尺度均有不同,难以一概而论,举几个例子:

德国的影视分级:
FSK0:不限制,所有年龄均可观看;
FSK6:6岁以上可观看;
FSK12:12岁以上可观看,6岁以上需家长陪护和同意下观看;
FSK16:16岁以上可观看,低于16岁不允许;
FSK18:18岁以上可观看。
挪威的影视分级:
Al:不限制,所有年龄均可观看;
6:对6岁以下儿童可能有害;
9:对9岁以下儿童可能有害;
12:对12岁以下儿童可能有害,广播内容(broadcasting)不得在晚上8点前播放;
16:不允许16岁一下儿童观看;广播内容不得在晚上10点前播放。
台湾地区的影视分级:
0+普遍级:不限制,所有年龄均可观看;
6+保护级:6岁以下儿童不得观看;6-11岁儿童需要在父母、老师、长辈或成年人亲戚、朋友的陪伴下观看;
12+辅导12岁级:12岁以下不得观看;需要父母陪伴;
15+辅导15岁级:15岁以下不得观看;需要父母陪伴;
18+限制级:未满18岁不得观看。

英国的影视分级:
Uc:学龄前儿童观看。这个分类已被废除,古早视频作品中可见。
U:不限制,所有年龄均可观看;
PG:Panrental Guidance,必须要父母陪伴,某些场景对年幼儿童不适合。通常是8岁以上适合观看。
12A:12岁以上儿童观看,未满12岁需成年人陪伴才能观看;
12:12岁以上儿童观看。有成年人陪伴也不允许观看;
15::15岁以下不得观看、购买和租赁;
18:18岁以下不得观看、购买和租赁;
R18:必须向相关部门获取批准的作品(非常重口)。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暂且不准确地粗略概括一下:18级别约等于各种“很黄很暴力”的影视内容;12,一般就是所谓中国的暑期大片,中学生或者大龄青年娱乐看,会有一些裸露和成年人接吻、爱抚的镜头;PG级别,则需要父母长辈陪伴观看,是没有直接暴力或裸露的动画片视频,比如《花木兰》这样的。
Elsagate系列视频里,其实很少有18岁以上限制级别的、极端血腥暴力的刺激内容。一方面是YouTube现在的算法几乎能筛选掉98%的极端内容(根据CEO在12月官方博客的讲法),另一方面,这些非常极端的内容也超出了年幼孩子的理解范围,,他们基本上也并不喜欢血淋淋和极端暴力色情的内容。总体来看,ElsaGate里就连15+内容都比较少。如前文所述,这些视频和节目争夺的目标观众,主要集中在2-8岁的学龄前儿童,而违规的Elsagate视频,大部分超出了0+级别,不适合所有年龄层观看。现实并不像YouTube Kids App最初宣传的那样,“父母们可以放心休息一会了“,有不少被标记的问题视频,其实都属于PG级别,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必须要有父母陪同观看;有少数达到了9+或12+以上级别,是不可以给学龄前儿童观看的。(再次强调,各个国家的细分标准有具体不同,这里的说法并不够严谨,只能作为大致情况供参考。)
倘若以我们熟悉的影视作品为例:动画片《南方公园》的分级就相当高,在很多国家属于成人或半成人(15岁以上)节目。在有些认死理国家,还会把每一集都分开分级。《变形金刚》电影版,在很多国家属于12岁以下不得观看,甚至有些是15岁以下也不能观看。但是中国没有分级制度,所以很多家长直接把特别小的孩子带过去了。即使是相对安全的《变形金刚》动画片版本,也有不少是带有分级限制的,在有些国家不适合学龄前儿童观看。而《蝙蝠侠》,不同的电影动画的差别很大,有些地方大约属于PG级别,需要父母和长辈陪伴下观看,而有些则属于12级别,超过12岁才能观看。但对此毫无概念的中国家长,有些甚至会带学龄前的孩子去看《血战钢锯岭》之类重口的院线片。
严格地说,所谓的世界名著也是有分级的,12-13岁左右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界限,毕竟大部分超过这个年龄的儿童都进入了中学。比如说《格列佛游记》、《小王子》,应该是很适合12岁以下儿童观看;而《巴黎圣母院》和很多莎士比亚戏剧,就应该至少是12级别:中学生戏剧社表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可以的,而非常小的孩子表演则可能涉及违反分级制度。
在这两年大火的《小戏骨》系列影视片,就有观众质疑,是不是不适合小孩表演?这引起了很多争论,不少网友表示看这些小孩扮大人,觉得心里不舒服。这大概是正好反映了这种内容分级制度观念的冲突。仅以“小戏骨”系列的《红楼梦》为例,就做了非常多的改编,去掉和规避了大量涉及成人的原著情节和场景,在目前国内没有引入明确分级制度的情况下,可见编导还算是留心过这方面问题和隐患的。能有这样的争议,说明国内家长在这方面的意识和素质,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所有基于Elsagate的讨论,其实必须先建立在多层次的视频分级制度上,已经有太多的专家、学者们对此进行过多年的呼吁和建议。散布恐慌、渲染悲痛、煽动感情都不能解决问题,当太多压抑累积和爆发时,没有人真的忍心看到愤怒无助的父母,像Pizzagate引发的持枪袭击事件中那样,冲到前面用拳头和暴力解决问题。真正能够给予中国家长们切实安全感的,也绝对不是运动式的肃清、整顿,打倒一两个所谓“毒害和污染儿童心灵”的假靶子就可以的;父母们需要的,是一套踏踏实实、能切合国内情况的儿童产品内容分级制度和标准。这是我们所有人在声讨ElsaGate事件时必须有意识去推动的底线问题,也是在我们当下的现实讨论中,能够带给所有孩子们更多保障、福利和发展的、一个正确和理性的方向。
文中注释:
(1)网友Localgamer在Reddit论坛上发布的帖子“我认为是时候让更多人知道艾莎门了”:https://www.reddit.com/r/ElsaGate/comments/6joyga/i_think_its_time_more_people_knew_about_elsagate/
(2)一些Reddit网友致力于破解视频中的密码:https://www.reddit.com/r/ElsaGate/comments/7cdb6k/what_is_with_the_repeating_colors_and_title_words/
(3)Reddit论坛制定的“艾莎门”讨论规则:https://www.reddit.com/r/ElsaGate/comments/7uqm4a/reminder_please_use_the_correct_flairs_and_report/
(4)作家、艺术家James Bridle在Medium网站发表的文章“网络上有东西出错了”:https://medium.com/@jamesbridle/something-is-wrong-on-the-internet-c39c471271d2
(5)Laura June 在Outline的专栏文章《YouTube不是儿童性侵》: https://theoutline.com/post/2461/the-screen-time-debate-rebooted-for-youtube?zd=1
(6)Leigh Alexander发表在Slate网站上的文章 “孩子们能挺过从YouTube上看到的怪东西”:http://www.slate.com/blogs/screen_time/2017/11/29/kids_will_survive_the_weird_stuff_they_see_on_youtube.html
(7)Adi Robertson发表在Verge的文章:
https://www.theverge.com/culture/2017/11/21/16685874/kids-youtube-video-elsagate-creepiness-psychology
以上就是成抖音短视频d2app破解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字华容道中文版
休闲益智81.3M
下载
米家小镇度假之旅游戏破解版
休闲益智47.4M
下载
火柴人战争遗产无限钻石更新版
动作格斗62.8M
下载
我的世界更多幸运方块
休闲益智225M
下载
米奇小顽皮破解版
休闲益智41.5M
下载
过山车之星手机版
模拟经营42.0M
下载
传说对决最新版
角色扮演380M
下载
神秘海域手机版
动作格斗62.6M
下载
躲猫猫大作战安卓版
休闲益智37.2M
下载
4399游戏盒游戏
其他游戏28.2M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