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世宁收治过一位癌症晚期的病人,从外地来北京看病。在ICU,医生用了许多很贵很好的药,依然阻挡不了病情恶化。
一天晚上,老人呼吸衰竭,血压降低,上了呼吸机、升压药都不见起色。薄世宁查房时,握着老人的手:“阿姨,您是不是想回家?”
老人虽然气息微弱,但拼了命地点头。薄世宁马上叫来老人的儿子:“赶紧走,不然可能就没机会离开ICU了。”儿子听了薄世宁的话,带着母亲上了救护车一路狂奔往家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归途中,老人一直睁着眼。
那天晚上,老人回到家,躺在床上。一家人围在身边,她走得非常平静。
薄世宁接到老人儿子的电话,心里非常难受。“如果是我的话,在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我选择回家。”


薄世宁在抖音分享发小母亲的故事
这是抖音号@薄世宁医生 的置顶视频之一,获得了5300万次浏览,100万次点赞。视频里穿着白大褂、挂着听诊器的讲述人正是薄世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科副主任医师。
重症科又叫ICU,是生与死的交叉地带。与其他科室不同,它汇聚了人类对疾病、生命乃至死亡最深刻的思考,承载了人世间最极致的情感表达。
薄世宁把在ICU里看到的生离死别、生命奇迹、亲情爱情拍成小视频,讲给所有人听。他说,“你会在其中见证所有的情感,悲伤、痛苦、希望、愤怒、绝望。人性会在这里暴露得一览无余。”

ICU医生为什么要做科普?

“你在抽烟吗?那你知道你现在体内的白细胞在做什么吗?”这是薄世宁发布的一条科普视频,获得了140万点赞。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真实画面
视频里有一张动图,几个憨憨的、圆滚滚的细胞在追着一团棒状的东西“咬”。“这就是你的白细胞在吞噬细菌。一支烟下来,这些免疫细胞(白细胞)的战斗力会大大受损。”
与其他医生相比,薄世宁的科普条理清晰,形象生动,还有很多医生与病人的故事。他很少使用专业术语,却金句不断:性格决定“病”运,不要忽视健康隐患;癌细胞是个“偷油贼”,会偷免疫细胞的线粒体,让其丧失动力;吸烟会让免疫细胞变成“瞎子”……
视频里的薄世宁声音柔和,精神饱满,他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科(ICU)的副主任医师。1990年代初,学医几乎是所有尖子生的理想出路,薄世宁很拔尖,高考时三个志愿都填了医科。

薄世宁在ICU一干就是20年
从本科到博士,他一直攻读ICU相关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北医三院,在ICU一干就是20年,一天没离开过临床。“在ICU,最重要的是把生命维持住,只有这样人体才能进行自我修复:上呼吸机、监护仪、用血液滤过清除毒素,维持血压,医生随时都在跟死亡赛跑。”
所以与其他科室相比,ICU节奏更快,也更不可控。有时半天能有七八个会诊,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半夜还有突发情况,这一刻永远不知道下一刻病人会发生什么情况。
但繁忙工作外,薄世宁还会抽出时间做科普。2017年,他发起了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从全国召集了235位医生,探讨医学科普怎么做。2019年,他在某知识付费平台做了《医学通识50讲》,近13万人学习。之后,他还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医学通识课程,是北大历史上唯一的医学通识课。课程有100多名学生选修,学生评分达到了94.7分。
也是2019年,他出版了《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凭借30万册的销量获得了“中国好书奖”、“文津奖”、“吴大猷科普奖”、“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奖”。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很多人会问,一个ICU医生为什么要去做科普?薄世宁的回答是,在ICU见过太多的死亡后,就更知道科普有多重要。
ICU里经常会有一些病人,因为缺乏医学知识贻误了治疗时机,到了很晚期、病危了才来抢救。他记得一位肠癌晚期病人,送过来时肠梗阻、肠破裂,继发腹腔感染,每个器官都衰竭了。家属悲痛之余也一直在反思,患者平时身体很好,怎么突然之间肠子就破了?“其实从息肉到肠癌晚期,往往要经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及早筛查,完全可以避免”。
“所以科普很重要,40岁以后定期做肠镜,见到息肉就切除,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可降低85%-90%。”
除了这一点,ICU见证的是人类的终极命题,科普能让人更加理性地看待疾病和生死。“大部分人在突如其来的疾病面前会措手不及、恐慌、悲观、失去理性,这是人性。”

ICU承载着人间最极致的情感表达
“当一切顺利的时候,人们愿意相信科学、理性。”“但当有限的科学遇到生死、病痛这样终极无助的问题,很容易倒向盲目崇拜和伪科学。”
最容易中招的是一些与中老年“常识”相悖的科普:大骨头汤并不补钙,适当运动可以保护关节……“伪科学善解人意。门槛低,更有吸引力,某种药或食物一吃就好。但科学很理性,比如对癌症的治疗来说,科学只会讲死亡率、病死率、五年生存率……它不会讲治愈。”薄世宁认为,这说明医学科普做得还不够。

抖音上最会讲故事的医生

自从在网上开课,薄世宁就在思考如何让医学科普触达更多人。最容易的方法或许是拍成短视频。2019年年底,他注册了抖音号@薄世宁医生,“我在抖音,就是希望大家重视医学科普。”
与之前的知识付费平台不同,抖音用户更多元,科普也要更贴近大众。薄世宁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讲什么。起初,他把重点放在了医学通识上,比如免疫系统是人的健康维护体系。
但抖音上类似的科普不少,内容大同小异,他的视频并未激起多少浪花。抱着尝试的心态,他把目光转向了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又有一定认知误区的知识。比如爱吃红肉是否健康?含糖饮料到底好不好?多运动是保护关节还是伤关节?健康是不是绝对的没病?如何维持良好的睡眠等……事实证明,这些带有辟谣性质的科普,用户爱看也乐于传播。
对薄世宁来说,找到这种选题并不难。他有阅读国内外专业刊物的习惯,看到适合科普的研究进展就会记录下来。比如JACC(《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显示,吃辣椒可以有效保护心血管、脑血管,经常吃辣椒的人,相关病死率相对较低。他立马拍了一条抖音,纠正了吃辣伤身的民间认知,还不忘提示吃辣椒“也不能太过度”。有循证医学基础、有科学的、大样本的研究数据的科普更可靠,薄世宁认为给大众讲知识不能全凭个人经验。


爱吃辣椒对健康有不少好处
找选题只是第一步,如何把它呈现出来也是学问。能够准确把握医学知识,是医生的优势;自己太专业,想当然地认为普通人能听懂是很多医生的劣势。
自从开始做科普,他经常收到这样的反馈:“这块没听懂”“这里可以加一个例子”。时间长了,他会主动站在听众的角度,想想自己的话是否够直白。
他认为好的医学科普视频从结构上讲像个金字塔:最底层的是扎实的医学知识,中间层叫认知,最高层的叫同理心。

薄世宁眼中的医学科普金字塔
而目前大部分的科普文章或者视频只局限在讲专业知识,如果创作者能够剖析、提炼,从知识当中梳理出认知来,可能观众会更喜欢。
在一条讲述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视频里,薄世宁举了一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例子。当时还没有心肺机,没办法打开心脏做手术。在医生的操作下,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的血管跟儿子的血管连在一起,用身体充当人工“心肺机”。这种手术风险很大,有可能两个人一起死。
通过这个故事,薄世宁不仅讲到了一些疾病知识。更让大家理解了医生为什么要不停精进,因为他面对的是人间最真的情感和生命的托付,“生命面前,没有人能容忍平庸。”薄世宁说。这就是更高一层的认知。
为了培养这种感知力,薄世宁关注了好几个电影自媒体,他在闲暇时也会研究叙事技巧。他说,好的医学科普跟好的电影解说异曲同工,都是在把故事情节讲清楚的前提下提炼认知,引发人们思考。

薄世宁演讲《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
此外,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角度也是难点之一。几年前,薄世宁遇到过一个大出血的病例,后来这个病人奇迹般的存活了。他觉得有价值,但一直不知道从哪个角度讲更让观众有收获。一天开车时,灵感突然来了:“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经常想放弃,可从来没想到原来细胞也这么努力。我们有什么资格轻言放弃呢?”
表现手法方面也有讲究。一是尽量使用直白的语言或画面。比如介绍吸烟对免疫细胞的影响时,他会放出细胞吞噬细菌的画面。二是涉及专业问题时多用浅显的比喻,从“外行”的角度切入。在一条劝诫网友不要过度医疗的视频里,他想到了因繁冗、复杂设计而导致沉没的炮艇舰作为案例。过度医疗就像沉船上的装饰,复杂不一定带来安全,反而可以成为安全的隐患。
过去三年,薄世宁持续创作科普视频。他的抖音几乎每天更新。每两周,他会抽出一个半天,一次性拍摄20条视频。故事和知识点都在脑子里,无需文案。从医院到拍摄地的一小时,正好用来想角度。
截至目前,他的抖音粉丝超过了250万,他的视频累计播放数亿次,获赞超过1700万。“这说明好的内容在哪儿都有生命力。” 薄世宁说。

在ICU干了21年,
我还是看不透生死

2021年7月,薄世宁在视频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创伤性大出血、凝血功能衰竭的病人送到了ICU,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凝血垮了,所有的伤口、针眼都在渗血,给他输血、血浆、凝血因子,都没起色。就当医护人员快要绝望时,奇迹出现了——病人血压降到60mmHg的那一刻,所有渗血全部止住。


危急时刻,人体细胞会启动修复功能
薄世宁解释,大出血时,人的血压会下降,以减缓出血速度。这是人体的保命机制。
视频发布后,浏览量达到5600万,仅评论就有7.9万条。许多粉丝感慨生命的伟大,“我有底气了!有那么多细胞保护着我!我不是孤军奋战!”“好人性化的讲解,直抵人心。”

很多粉丝受到视频鼓舞
在薄世宁看来,这样的视频属于医学科普金字塔中的最高层——同理心。
类似的视频,薄世宁的抖音里还有很多,点赞量基本都在5万以上。从一个见过无数生死的ICU医生的角度观察,一个故事如果可以打动他本人,也一定可以打动普通人。
一次,医院来了一名破伤风患者,是一位农民工。人送来时已呼吸衰竭,全身肌肉痉挛,这种病例救治周期相对漫长而且昂贵。
薄世宁给病人用了大剂量青霉素,又做了气管切开。上了呼吸机,为了保证营养,还用了一根空肠营养管,从鼻孔一直放到空肠里……但薄世宁最怕的就是家属和病患因为经济问题,放弃治疗。
面对这样的生死抉择,家属除了痛苦、无助、绝望,甚至不切实际的幻想,脑中一片空白——薄世宁将其称为“理性休克期”。此时,医生要给出全面分析,帮助家属判断。

在家属面临生死抉择时,医生的分析也至关重要
薄世宁认为,治疗虽然痛苦、昂贵,但坚持三四周,患者就能看到转机。家属最终听取了建议,病人挺过危险期后,顺利出院。
“除了非常晚期的病人、不可逆转的情况,医生基本都会主张积极治疗。生命那么好,能坚持一定要坚持!”薄世宁说,追在身后的疾病甚至死亡就像狼群,医生会一直“背着”病人跑。“我觉得我气喘吁吁,有时候我甚至想跑不动了不跑了,可我还是坚持跑,因为你不跑病人就没希望。”
“你知道《星球大战》里的绝地武士吗?”薄世宁问,“跟那个差不多。”
等一场赛跑结束了,一个人静下来时,他还是会压抑。有太多东西让他看不透、放不下,他要把它们写下来、说出来。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死亡,了解医生做的努力。
“在ICU干了21年了,我到现在还是看不透生死。”

无痛苦,无遗憾,无恐惧

ICU还会遇到已经走到生命末期的病人,就像开头那个回家的病例。薄世宁没料到网友们的反馈这么强烈。“我们不是忌讳谈死亡,而是在以前我们很少接受科学的死亡教育。”
所谓死亡教育,一是要理解医学治疗的局限性,对于晚期没有逆转希望的病人停止无意义的抢救;二是要让患者得以善终。
薄世宁说,善终首先是要无痛苦。在ICU,许多病人临终前全身水肿、肌肉僵硬。想要帮助他们,医护人员会利尿、不停的帮病人翻身拍背防止褥疮。有的病人气道内有分泌物,医护人员就要帮他吸痰,防止窒息。还有的病人会全身疼痛,这时就要注射镇痛药。“在疾病状态下让病人自然死亡,忍受痛苦是非常不人道的,我们会用医疗手段减少他们的痛苦。”
其次,还要无遗憾。薄世宁在视频里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睡梦中脑出血,送到医院时已经脑死亡。但年轻人的父亲不肯放弃,卖车卖房,倾家荡产维持了一年。孩子最终离世时,父亲很冷静,没有情绪崩溃,没有哭天喊地。他伏下身,安静地对孩子说:“爸爸以后什么都没了。”

“善终”需要让人无遗憾
对这位父亲的反应,薄世宁起初有些意外。交流过后他才明白,从一开始,父亲就接受了孩子的死。但身为人父,继续维持是他能为儿子做的最后的事,他不想留下遗憾。
在薄世宁的认知里,人类对死亡一直是恐惧的,而善终也包括人离去时没有恐惧。几年前,薄世宁收治过一位子宫内膜癌晚期的女孩,女孩刚刚24岁,送来时已经心衰,父母坚持抢救。但女孩苏醒后,却拒绝继续治疗。
“你不想治,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你不害怕吗?”薄世宁问她。
女孩很冷静:“怕死吗?我不怕。摆在我面前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死亡,一种是痛苦以后死亡。”
听到女孩的话,医生和家属遵从了她的意愿,将她病情稳定后转出了ICU。几天后,脑转移加重,家人没再气管插管,女孩平静地走了。薄世宁也又一次思考了医疗的价值,“医学为这个女孩争取了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让她能慢慢与死亡的恐惧磨合,与命运和解。”
看过薄世宁的死亡教育,不少医生同行感同身受。一位某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表示,自己见过很多癌症晚期的病人,非常认同薄世宁看待死亡的态度。更多的网友从视频里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对生与死有了自己的思考。一位37岁的肺癌晚期患者曾在视频下留言,称自己不再惧怕死亡,如果可以,想要有尊严地离开。
有时医生也从病人身上获取力量。20年前,薄世宁曾遇到一位心跳骤停、重度大脑缺氧患者的家属。那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老伴送来时,大脑已严重受损,几乎没有恢复的可能。老人很执着,脸上有枯槁的红。上世纪七十年代,夫妻俩在高原插队。回来时,已近暮年。
在医学上,长时间大脑缺氧、接近脑死亡状态的病人逆转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每当薄世宁这样告诉老人时,老人都不做声。第二天照常来,给老伴擦洗身体,然后拉住薄世宁:“医生,你给她用最好的药。”
老伴状态还是越来越差。有一天,老人按时来了。穿着西装,还打了发油。他站在病床前说,老伴,今天你生日,我给你唱首歌吧。在老人走调的歌声中,老伴突然心跳加速,眼角流下两行泪。薄世宁冲上去拼命按压、抢救,还是没能救回来。


薄世宁分享脑死亡病人的案例
这件事给薄世宁的震撼很大,他在抖音分享过不止一次。在医学上,重度大脑缺氧、接近脑死亡状态的病人还能流泪的情况非常少,很难清晰解释这是为什么。也许就像很多粉丝的留言,这是人类情感的奇迹,死亡也许并不是终点。薄世宁有些后悔,“如果再遇到那位老人,我会告诉他,人有来世。”
“医学最伟大的事情,就是让人类的情感得以沉淀。无论出生到疾病再到死亡,都有你的同类在救助你,这个就是最大的安慰。”薄世宁说。
自从在抖音科普,只要有时间,薄世宁都要跑步锻炼,他可以跑5公里,他说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态来应对工作压力。但无论ICU里多辛苦,只要走进摄影棚,灯光打开,摄像机架好,他就会兴奋起来。他会对着镜头讲述那些人性深处最复杂、最深刻的故事,把每一场生死、每一段悲欢、每一次努力与放弃娓娓道来。
#ICU医生说你身上的细胞比你还努力#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毛思雨
作者丨芬航
图片来源丨 抖音、受访者供图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抖音死亡提示音是什么软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鼎品软件。
数字华容道中文版
休闲益智81.3M
下载
米家小镇度假之旅游戏破解版
休闲益智47.4M
下载
火柴人战争遗产无限钻石更新版
动作格斗62.8M
下载
赛尔号超级英雄破解版
角色扮演206.69M
下载
我的世界更多幸运方块
休闲益智225M
下载
老爹蛋糕店安卓手机版
模拟经营23.36M
下载
我的勇士内购破解版
冒险解谜281.1M
下载
过山车之星手机版
模拟经营42.0M
下载
米奇小顽皮破解版
休闲益智41.5M
下载
迈阿密街头手机游戏
休闲益智74.7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