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说孩子学习负担重,“双减”全面上线;
家长说下班晚没时间接娃,课后服务迅速覆盖95%的中小学;
家长说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史上最严游戏管控全面铺开。
一时间,几乎所有未成年人容易痴迷的电子娱乐产品统统推出“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包括不限于抖音、快手、西瓜视频、各类直播平台等等。
再一转眼,连迪迦奥特曼都下架了。
据说是有家长举报奥特曼中有不少少儿不宜的打架镜头,孩子看了总打架,好不容易不打架了又要买奥特曼的各种周边,让家长头痛不已。
奥特曼是陪伴着80后、90后、00后一点点长大,或许是大家的呼声起了作用,迪迦奥特曼在下架几天后又重新上架了,只是删减掉了部分内容。
不少网友表示:迪迦回来了,又没完全回来。
管理部门也是不容易,一边是家长表示奥特曼教坏了孩子,一边是网友高呼“把童年还给我们”。
就目前的情况,删减部分内容后重新上架或许已经是最好的办法。
然而按照部分家长的逻辑,
看奥特曼孩子学打架,看小猪佩奇孩子学跳泥坑、看冰雪奇缘孩子非要在雪地里打滚、看名侦探柯南孩子沉迷探案。
按照这个逻辑,四大名著是肯定不能看的,《水浒传》是一群地痞集结在一起互相打架,《三国演义》是教娃耍心眼、《红楼梦》是宣扬早恋、《西游记》里如来佛关押孙悟空五百年叫非法拘禁,每个妖怪都绞尽脑汁要吃唐僧肉那是不尊重生命,还有比这更少儿不宜的情节么?
至于各类红色电影,统统都能找出问题,只要涉及战争都让孩子胆战心惊,涉及谍战的都是宣扬卧底精神。
总之,在有些家长的眼中,孩子无论接触动画片、电影、游戏、课外书还是电视,都会学到不好的东西。
可真没了这些,你家孩子就能学好么?
01 我们高估了某个作品对孩子的影响力,却低估了家长本身的作用。
上面那些例子,真的不是甜小兮信口瞎说的。
以前收到过一位父亲的留言,用了上千字长篇大论地表述他为何不让六年级的儿子读《三国演义》。我不得不再三确认自己没有理解错误,他指的真的是《三国演义》原著,当然改编版、缩略版、漫画版,他也同样禁止孩子接触,总之就是不想让孩子获得有关《三国》的任何情节和信息。
从他的长篇大论中,我明白了这位父亲的担忧,原来他读初中的时候被班长联合几位同学排挤其他同学,包括他,他觉得这位班长上能哄骗老师,下能联合同学,完全是因为他当时酷爱看《三国演义》。当年才十几岁的班长表现出“成人化”的斗心眼儿都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如今,他的儿子也到了那位“班长”当时的年龄,他不希望孩子因为读《三国演义》学会了钩心斗角,把合纵连横的手段用在和同学的相处上。
故事讲到这里,想必很多朋友都觉得有些可笑。
是的,在旁观者的眼中,那位“班长”当年欺压同学的行为肯定是错误的,但原因明显是老师的失职、家长的放纵。和一本世界名著又有多大的关系呢?
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靠一本课外书就能学会成人世界里复杂的交往模式,那这孩子的智商可不是一般的高啊!
事实上,爱看《三国演义》反倒属于那位“班长”的优点,这位父亲把当年同学的行为归结在一本课外书上,实属是思维上的“懒政”。
很多家长都像这位父亲一样,由于自己思维上的懒惰,过度高估了一个动画、一本书对孩子的影响力,包括负面的影响,也包括正面的影响。
一本课外书就算如《三国演义》一般讲些合纵连横的故事,孩子也不会因此学会“钩心斗角”。同样的道理,名人传记看得再多,孩子也不会茅塞顿开,突然如科学家一般对知识兴趣激增。
这位父亲的初心是希望孩子能待人友善、为人正直,这本是很好的教育理念,可他却用过于懒惰的思维把这份理念变成了对孩子的“控制”。
真正希望孩子能在学校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从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入手,一点一滴帮助孩子交朋友、和孩子一起探讨人际交往的细节。
有些家长甚至都叫不出孩子朋友的名字,却把社交这么大的问题归结于一本书。这是典型的教育“懒政”。
父母水平再一般,也是日日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大活人,任何文学艺术游戏类作品都不可能比得过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02 你以为的看动画片学到的不良行为只是儿童某个年龄段的基本特性。
真的是奥特曼让你家孩子学会了打架么?
奥特曼1993年才引入国内,一开始主要是靠碟片传播,2005年以后才正式在电视上播出,在此之前,孩子们全都是温文尔雅,从来不打架么?
还有,据说教会了很多孩子跳泥坑的《小猪佩奇》,这是英国人于2004年制作并上映的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动画片。
然而玩泥巴跳泥坑早就是我国儿童的传统活动,尤其是物质匮乏、父母忙于生计的年代,农村的孩子可不就是一群一群集结在一起玩泥巴么?
难道英国人可以跨越时空、语言和种族教坏我们的孩子?
其实,无论是打架还是玩泥巴,都只是某个年龄段的特质而已。
男孩长到4岁的时候,睾丸激素激增到之前的两倍。然后到5岁的时候也会对战斗啊,英雄行为、冒险、刺激的游戏感兴趣。睾丸激素会影响男孩的心情和精力,这种影响甚至超过了生长激素,使男孩精力旺盛,也会让他们变得狂躁。——畅销书《养育男孩》
容易打架、喜欢打闹本就是男孩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段历程,人类幼崽和同龄伙伴间的打闹互动更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童年大部分社交问题的雏形。
家长需要的是做好监护工作,保证孩子的安全,在合适的范围内为孩子创造打闹游戏的机会,例如在床上拿着枕头互相打闹。至于这个过程孩子会不会模仿奥特曼中的情节,根本不重要,以前的孩子经常在打闹中模拟“日本鬼子”,也没见着谁长大后不热爱和平。
前文所述酷爱《三国演义》的男生,他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的“耍心眼儿”也是成长中的一段过程。
孩子一般在小学四年级到七年级左右开始逐步脱离儿童社交的模式,模仿成人的社交内容。从“青春前期(9至12周岁)”开始,孩子们脱离了“单向社交”进入更为复杂的“团体性社交”,这种状态中,有孩子学会“合纵连横”“欺上瞒下”“长袖善舞”都是他们尝试复杂社交的过程。
所有的孩子都是在这种的社交练习中学会面对困难,体会人际关系问题、感受社交障碍,这是他们进入成人社会前的“演习”。
03 不想让孩子看动画玩游戏,你倒是给他安排丰富的生活啊!
当然,网络游戏、直播、短视频对孩子的成长确有负面影响,家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但是,家长不该把目光集中在某个动画片的某个情节上,无限放大一个娱乐作品对孩子的影响,而是应该给孩子安排更丰富的童年生活。
很多家长都有体会,一两岁的幼儿是很喜欢出门玩耍的,风吹日晒也阻挡不了他们出门欢乐的心,但孩子越来越大,反而越来越懒,到了八九岁,孩子宁愿躺在床上打游戏,也不肯出门和小伙伴互动,进入青春期之后,更是拖都拖不动。
这是因为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总是倾向于选择“更轻松”的育儿方式,他们不愿意帮孩子约小伙伴玩耍。也不愿意经常带孩子去公园“撒欢儿”,更别提为孩子组织好玩的party,哪怕是比较简单地和孩子一起玩拼装玩具,都相当消耗家长的精力,相比之下,把动画片打开,确实是最省事的带娃方式。
在这种“偷懒”之下,孩子接触的娱乐内容过于单一化,自然更容易受到某些动画片中“不良情节”的负面影响。
《奥特曼》也好,《小马宝莉》也罢,都只是现代社会提供给家长的一种“带娃资源”,家长需要的是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童年,而不是让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被某种资源“捆绑”。
甜小兮结语:
《小猪佩奇》反映的是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方式,它有很多非常地道的英文表达,为什么有的孩子看《小猪佩奇》学会了纯正的牛津腔,而有的孩子只学会了跳泥坑呢?
这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谢谢你看到这里,欢迎关注我,甜小兮,分享超好用的教育宝典
以上就是为什么那个抖音奥特曼没有呢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武士李小龙破解版
动作格斗108.87MB
下载保卫萝卜四
策略塔防170.9M
下载葫芦侠游戏盒
其他游戏34.2M
下载途游游戏平台手游官网版
卡牌桌游70M
下载我的世界老版
模拟经营385.5M
下载卡通农场
模拟经营146.18M
下载饥饿的蟒蛇模拟器无限金币版
休闲益智53.6M
下载音乐赛车苹果版
赛车竞速195KB
下载nba2k19
体育竞技31.4M
下载现代战争2019无限金币版
飞行射击33.9M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