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许世吉是一名老八路,赫赫有名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普通一兵,1940年入伍,1944年因伤复员,回家种田。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中,他老人家已经104岁了,从威风凛凛的战士,变成了一个垂垂老人。
有这样一位爷爷,小时候应该经常听打鬼子的故事吧?可现在回想下,我小时候很少听他讲抗战故事。为什么?想来应该有两个原因:
一是小时候村里经济困难,爷爷在贫瘠的丘陵地春耕夏种秋收,勉强维持一个大家庭生活。早上早起拾粪,晚上晚睡扒花生,有点闲暇时间,还要去山上割草,回来修理房顶。记忆中爷爷总是风风火火、急急匆匆,他可能真的没时间给我们这些孙辈讲故事。
二是在我们小孩子眼中,爷爷就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与课本、小画册刻画的英雄人物形象格格不入,以至于我们直接忽视了他的“老八路”身份。

时光荏苒。等我毕业工作了,爷爷也已经八十多岁,步入了人生暮年。周末回老家时候,我就开始有意跟他聊点抗战话题,印象中一次聊起甲子山战役,他掰着手指说起身边牺牲的战友,把这些烈士的名字、职务、籍贯都说的一清二楚。可惜我当时意识不到,没有将那些珍贵的回忆记录下来。
然后到了2020年初,我注册了抖音。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如果把爷爷讲述党的抗战故事传到抖音上,会不会有人听呢?于是,我让爷爷重新讲述了石沟崖战役、甲子山战役两个抗战故事,用手机录下来发到抖音上,慢慢的,有人开始关注,每一个视频都有了几百个赞。
那几百个赞对我来说也是巨大鼓舞。我继续让爷爷讲故事,然后认真编辑,有的还配上了音乐。比如爷爷讲葛庄战役的故事,我给配上音乐《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爷爷声情并茂的讲述,配上恰如其分的音乐,一下仿佛将人带回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兴高采烈的胜利场景。那个视频流量大增,很快有了六七千个赞,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粉丝也在迅速增长,一千、两千……一直到了三万、三十万。很多粉丝都给我发来私信,在对爷爷表示崇敬的同时,鼓励我继续录好视频,趁着爷爷身体和记忆力还好,赶紧记录老人家的战斗经历。
然后我就继续记录。“南沂蒙小丫头送水” “甲子山战友牺牲”“给百姓挑水”等等故事陆续发出来后,得到了粉丝极大认可。后来“喝日本鬼子茶叶(咖啡)”的视频发出来后,赢得了64万赞,创造了我的点赞记录。
至如今,我的抖音粉丝已有32万,已发作品138个,获赞800多万。比起大V、网红,这个数字不算多。可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这些数字都承载着爷爷的深情回忆,凝聚着我的辛勤编辑,更承载着粉丝们崇尚英雄、爱国爱家的情怀。
通过跟爷爷的对话,我更加了解爷爷的战斗经历,更加敬仰老人家,祖孙之间的感情也更加融洽。通过跟粉丝的交流,我更加了解了我的粉丝,在一个娱乐泛化、人心浮躁的转型期,竟还有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关注着老八路,讨论着正能量,我感觉特别骄傲。
只要用心去做,抖音也可以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平台,在这条路上,我还要继续走下去。
(二)感谢我的粉丝
我的30多万个粉丝,每一个都是真粉,都是情怀粉。
一开始,我对好多粉丝“异乎寻常”的热情感到有些不适应,我惊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如此喜爱一个“山村野老”。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相信,绝大多数粉丝都是因感佩和挚爱而来。好多人打听着路线跑来看爷爷,跟爷爷合个影,手拉手聊聊天。也有很多外地粉丝,反复要求给爷爷邮寄礼物,盛情难却时候,我也收下过牡丹花、小鸟、书法作品等个别礼物,有时我也给回赠些绿茶等日照特产。我觉得这是爷爷同粉丝之间的一种温暖互动。
我为粉丝们感到骄傲。之前,我从来没意识到社会上还有这么一群有道义、有传承、有格局、有情怀的人。他们在花花绿绿、形形色色的抖音作品中发现爷爷、认可爷爷、关注爷爷,像追剧一样倾听爷爷讲述的烽火岁月,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群,却具备铭记烈士、热爱生活、情系百姓的大格局、大情怀。他们热爱这个时代,感恩所有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而牺牲的英雄,爷爷只是一个打动他们情愫、触动他们共鸣的载体。
有位名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也可以借用下说:“我们周围不缺少高尚的人,而是缺少信任和接触的精神” 。

日常生活中的爷爷总是笑口常开
如果认真交流了,用心交往了,你会发现周围有很多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
感谢30万粉丝,你们同我聚集在一起,倾听爷爷、关心爷爷,有了你们的鼓励和陪伴,我在宣传正能量的路上会走得更远更坚定。
(三)粉丝督促我写书记述爷爷的抗战史
后来,很多粉丝给我私信,要我系统整理一下爷爷的战斗经历,写一本有关抗战的书籍。说实话,一开始我真的不敢答应。我自知才疏学浅,阅历有限,加上工作忙碌,写书的任务恐怕难以胜任。
但随着爷爷的年龄越来越大,也随着更多人的督促,我也开始认真考虑写一本反应爷爷抗战经历的书了。
爷爷一百多岁了,打开他尘封的思绪,挖掘宝贵的、普通一兵的抗战视角和烽火记忆,时不我待;我们一个大家庭如今已有成员100余人,整理、记录一下爷爷、奶奶的奋斗历程,可以使我们铭记曾经的艰辛奋斗,珍爱现在的美好生活;明年就是党的百岁生日,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之际,整理一本“寻找初心”的书籍,也应算是一个普通党员交出的一份思想答卷。
于是,我开始构思,开启了我来说显得很宏大的“著书”工程。
爷爷的回忆是零散的、碎片式的,只有与铁血抗战的大背景结合起来才能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为丰富历史知识,我跑到市党史部门,敲开门说明来意后,得到党史部门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他们带我到了资料室,让我随意查阅。我一边读、一边做笔记,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抗日战争史,弄清了一一五师挥师东进、转战山东的抗战脉络。
我还抽空去了日照抗日战争纪念馆、莒南县八路军一一五师纪念馆、莒县的本色教育馆、郯城革命斗争史纪念馆等地,参观他们的史料陈展。通过一幅幅地图、一件件实物,感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山河破碎与全民族抗战的激荡风云。

爷爷上央视节目,穿上军装瞬间开心大笑
等我掌握了整体抗战史料后,爷爷的陈述就成了14年抗战壮歌中一个跃动的音符。普通一兵的娓娓讲述下,壮丽的抗战史卷再次打开。里面有铁骑滚滚、悲怆血泪,有星火渐亮、浴血奋战,有视死如归、为国捐躯,有军民一家、鱼水深情……战士的细节陈述和历史的跌宕起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让我走进一个更可信、更立体、更鲜活的抗日战争史。
同时,我也采访了奶奶、大爷、姑姑、左邻右舍,进一步了解了爷爷、三爷爷小时候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经历,真实记录下我们这个小山村,百年以来由乱到治、 由苦到甜的沧桑巨变。这些巨变,正是包括爷爷在内的广大百姓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历史动因。
有了思路、有了资料之后,我就沉下心来,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句句、一章章写下去。
(四)热血救亡 丰碑永存
之前通过读课本、学历史,我也了解一些抗日英雄和革命烈士的事迹,虽然也十分感佩他们,但总觉得那些英雄距离我很遥远,没有留下触及灵魂的印记。
当我认真查阅史料,更细致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更用心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时,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向我走来。他们的英雄壮举穿越时空迷雾,依旧震撼人心。
赵一曼 (1905.10----1936.8),女,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出身地主家庭,抗日民族英雄。 1935年担任东北抗联第三军二团政委,纵马白山黑水,鏖战林海雪原,日伪报纸也惊叹这位“红枪白马”的传奇女子。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腿部负伤被俘。
日本人动用老虎凳、辣椒水、竹签等酷刑逼迫赵一曼说出抗日队伍的秘密,还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赵一曼几次昏了过去,醒来后总一句话:“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1936年 8月2日,赵一曼最后牺牲的日子到了。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优秀儿女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斗争史。如果事例太多、时间太久,以至我们的情感略显麻木了,那请再读一读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宁儿的信。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同样的牺牲在日寇屠刀下的还有女共产党员陈若珂。1941年11月7日,转战沂蒙临近分娩的陈若克不幸落入“扫荡”日军之手。被捕后,陈若克生下一名婴儿。身体虚弱的陈若克面对敌人的度刑拷打坚贞不屈。
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她伸出自己流血的手,对着孩子说:“孩子,你来到世上,没有喝妈妈一口奶,现在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
1941年11月26日,敌人将她送上刑场。临刑前她紧紧抱着孩子,凶残的敌人在她和孩子身上连捅20多刀,年仅22岁的陈若克和出生不久的孩子一起壮烈牺牲。
当我读到这些时,感觉心被攥疼,难于呼吸。到底是什么的力量才能使一个个青春芳华的女子甘洒热血、从容赴死?是信念,一定是世界上最崇高、最坚定的信念。陈若克的丈夫,曾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在山东横刀立马痛歼日寇的朱瑞说:
“她的死是党的光荣,妇女的光荣,也是我的光荣。敌人连一个妇女都征服不了,还妄想征服中华民族?我们的一切流血牺牲,都将以最后的胜利来取偿”。
还有陷入包围后,吃着棉絮、草皮、树根,只身与敌人在茫茫雪原周旋五昼夜,最后倚着大树同敌人对射至死的杨靖宇。
还有“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的马宝斋。
还有其他千千万万……
抗日战争时期,神州每一寸土地都留有国人热血救亡的英雄事迹。我脚下的土地,日照,也长眠着成千上万的抗日忠魂,他们的抗战事迹同样熠熠生辉,他们的牺牲精神同样彪炳千秋。惠恒智就是日照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战士,一名芳华定格于22岁的共产党员。
惠恒智,1919年出生,今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惠家沈马庄村人。她聪颖俊秀,性情温和,受哥哥惠恒桂影响,她积极追求进步,心怀崇高理想。
1940年春,惠恒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被调到日照县七区任区委宣传员。敌伪数次到她家抓捕,抢砸财务,祖父惊吓致死。面对家庭惨状和危险境界,她毫不动摇。
  1941年农历9月26日,惠恒智和战友胡照松在竖旗岭村活动时,被敌人包围、逮捕。敌人多次以杀头和活埋相威胁,她都毫无惧色。
  29日这天早饭后,惠恒智神色庄重,昂首挺胸,步履从容地走向刑场。她和女共产党员胡照松,先后跳入敌人挖好的坑内,紧紧地抱在一起,被敌人活活埋掉……
一年后,共产党员、哥哥惠恒桂也被敌伪活埋,时年31岁。
为国舍命,日月同光。
在八路军主力部队,时时刻刻都有战士在为国捐躯。爷爷经常深情回忆起身边牺牲的战友。他七八十岁时候,经常掰着手指头,说出身边牺牲的战友名字,眼睛里含着泪花。一百多岁时,他还能说出多个牺牲战友的名字:
“小李”,日照人,和爷爷并肩战斗时被子弹射中小腹,躺在爷爷怀抱里牺牲。临牺牲时脸上有泪,身体蜷缩成一团。
刘海涛,鲁南军区司令员,爷爷和三爷爷刚参加八路时,他用大衣裹住冻得瑟瑟发抖的仅16岁的三爷爷。1944年,刘海涛因叛徒出卖被日伪包围,全家8口人壮烈牺牲。
卢立玲,五莲洪凝陆家林人,在甲子山战斗中被炮弹炸断腿。回老家养伤,不治牺牲……
爷爷眼含着眼泪说:“我还享了几天福,他们(牺牲的战友)一天也没享”。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中国最黑暗、最危险的时刻,面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一群优秀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他们不怕千难万险,历经九死一生,以血肉之躯铸起抗日救亡的钢铁长城,汇合成挽救民族危亡的滚滚洪流。
有他们在,华夏子孙就可以斩钉截铁地喊出——中国不会亡!
我们现在所要寻找的“初心”,就在爷爷和他千千万万的战友那边。愿更多人加入我的平台,探寻他们忠于信念的宝贵品质,让永恒的本色历久弥新、光照后人。

本文作者同央视主持人、记者合影
(希望大家告诉我,对爷爷奶奶哪方面经历感兴趣,我将尽量在《爷爷的抗战》一书中涉及)。
以上就是抖音兵老头开直播为什么那么多人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字华容道中文版
休闲益智81.3M
下载
						米家小镇度假之旅游戏破解版
休闲益智47.4M
下载
						火柴人战争遗产无限钻石更新版
动作格斗62.8M
下载
						我的世界更多幸运方块
休闲益智225M
下载
						赛尔号超级英雄破解版
角色扮演206.69M
下载
						老爹蛋糕店安卓手机版
模拟经营23.36M
下载
						迈阿密街头手机游戏
休闲益智74.78MB
下载
						米奇小顽皮破解版
休闲益智41.5M
下载
						我的勇士内购破解版
冒险解谜281.1M
下载
						过山车之星手机版
模拟经营42.0M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