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致 独一无二的你

19
十一月
星期一
李福英,哈尼族,云南元江人。
和北京接触快六年了,从对它的“一无所知”再到现在的“一知半懂”,这种对北京生活的探索可能还需要我花上后半生所有的时间。而我的前半生却是另一幅光景。我,一个被少数民族色彩笼罩的来自元江哈尼罗槃故里的哈尼女儿。六年前,因为爱情远赴他乡来到北京。也正因为我离开了那片挚爱的热土,跳出了自己民族圈子的厚爱,才让我更加明白和感受到了民族文化与语言的重要性以及传承性。
2013年,我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毕业后,便离开了云南。大学最要好的三个闺蜜把我送到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助我驶往一个听说过但却很陌生的城市,中国首都——北京。
当我真正踏入北京的生活,我才发现,这和我前半生的生活截然不同。
北京的快节奏生活令我为之一怔,让我震撼的开始是北京早晚上下班高峰的地铁,一堆上去了,一堆还没有上去,另一堆又成功被后方群众连挤带夹的给送上地铁了。哦,天!我的爱人告诉我,这就是以后你每天上下班要走的路线了。我才突然想到,我接下来的生活里再也不会有踏着小摩托悠哉去甩元江榨油米线的光景了。再也不会有随时回哈尼山寨的老家踩踩梯田梗,采采山里的小野果那种慢悠悠美滋滋的生活了。
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要学习北京的礼节、北京的生活用语,从最简单的“你”变成了“您”。我的生活里没有了哈腊肉、稻田鱼、米线、臭豆腐、烤鱼......也没有了小摩托车。我的生活里有了北方的面食、豆汁儿、卤煮、炸灌肠......还有手里的地铁票和踩着高跟鞋穿着正装充当了这个城市里的小白领。
当然,这其中最棒的是几年下来,我的普通话很有京味儿了。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用哈尼语跟我交流了,我的哈尼语在这所城市被屏蔽了。

2016年,我们的哈汉混血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是的,她是北京籍的哈尼族。我给她取了个小名叫米粒,哈尼语里用于称呼姑娘和女儿的意思。
自从有了米粒,我感觉自己的民族使命感变强了!当我知道怀上她的那一刻就决定未来几年里不再去工作了。我要造反?不,我要教孩子说我们的民族语,我要自己带她。等她去上学的时候,她很有可能是全班乃至全校唯一一个会说哈尼语的哈尼族,我会很骄傲!

米粒的爷爷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现在从教于中国传媒大学,一所主要以播音专业闻名的学校。在他的学生中就有很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学生叫洛桑央宗,她是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的藏族,她会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在研究生毕业后带着满腔热血回到了家乡,做了一名记者。
假如,她不会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当她深入到藏区的时候怎么和藏民交流?怎么获得正确可靠的信息?难道身边再带一个藏语翻译?
记得高三的那年,我报名参加了由云南省少数民族政法干部定向培养招生的考试。主要内容就是考核本民族语言的运用和用词量,说白了就是要考核你会不会说本民族语言。政府想要培养这类骨干,为了以后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中得到充分利用及其他工作的开展。我当时顺利通过了考核,未来或许就会在这三个岗位中就职其中一个,没想最后我选择了音乐。
当时和我一批的考核学员中,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就职于各个岗位了。我所知道的就有一个,她叫段冬梅,现就职于云南省元江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少数民族工作挥洒着热血。据了解,她还获得了云南省元江县“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这就是语言的重要性,不仅能传承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为自己的家乡事业奉献上一份力量。如果你不会说,你连机会都没有。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给米粒讲故事,我讲故事的时候不会用普通话,而是全程用哈尼语。在平日里,我也坚持和她说哈尼语 ,教会她在哈尼语里爷爷奶奶怎么说、爸爸妈妈怎么说?吃饭怎么说?喝水怎么说?庆幸的是,两种语言她都能听懂且正确去分辨,咿咿呀呀的用不清楚的吐字跟我说着哈尼语。我要加油!把我们的民族文化通过我自己的方式传承给下一代,介绍给更多的人,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每次从北京回到元江,我都会惊奇的发现,不管是在县城还是在山区,孩子们都开始说起了普通话,当然,普通话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的语言!但说好普通话的同时,我还是希望我们的哈尼孩子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民族语言!
有一次小区里的一个孩子跑来和我说普通话,我问她你会说你们民族的语言么?她摇摇头说不会,没人教她。我很纳闷,家长们不是应该把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也教给孩子么?普通话学好,少数民族话也学好,两全其美多好啊!
最初侄女也是能听能说哈尼语的,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县城里,全家都跟着她一块儿说起了元江方言,不费吹灰之力的带动,我父亲母亲以及我的兄长也一样。只有回老家的时候,才会一直讲哈尼语!哈尼语言对我来说,感觉多么亲切啊!哪怕是不认识的哈尼老乡,几句哈尼语就让我们瞬间变得亲密熟悉起来....这就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可是,县城里长大的哈尼孩子很多都不会讲哈尼语了.....
10月20日,父亲母亲带着侄女来到北京,父亲是第一次到北京。来京之前我让母亲带着哈尼服装来京,希望他们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在北京的天安门和故宫、长城等地方处留下身影。不巧的是来京时,父亲的哈尼服却遗落在家。
10月26日是米粒的生日,这一天我们全家穿着哈尼盛装到我的元江哈尼姐妹店里过生日宴。她的店在北京的798,是个艺术气息浓烈的地方,里面随处可见一幅幅艺术家的面孔,一身身艺术家的装扮。而那天,我们俨然也是穿着少数民族盛装的“艺术家”了,自然收获了不少回头率,大家都称赞我们的服装漂亮,那时,我心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也是米粒两岁生日最美好的回忆。
在去天安门的那天,过了繁琐的安检之后,人潮中有一波外国友人来寻求拍照,他们用英文称赞我们哈尼服的nice,摄像机拍了一遍又一遍。还有来自各地的国内游客也是过来问我们是来自哪里?出自哪个民族?会说自己的民族语言么?我们俨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侄女自豪的大声回答到“我们是来自云南元江的哈尼族”!可惜的是,因为好奇,大家叫侄女说几句民族语言,可是在县城里长大的侄女不会说民族语言.....大家都说,有点可惜!那个时候,我再一次意识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重要性!更坚定了我要传承民族文化的决心!
就这样,几天下来,天安门前、故宫里、长城上都留下了我们哈尼人的身影,当别人用欣赏的眼光和称赞的口语来夸奖我的民族时,我很自豪我是一名哈尼族!

有一天,我突然问我的爱人。在我们这代哈尼人里有一大部分都是民族大融合,都被汉化了,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了,那么在未来几十年里会不会出现语言消失或者无人传承?本来我们这个民族就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靠口口相传,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将从哪里获取自己民族的语言?靠什么去文化传承?我突然担心起这个问题来....
在北京有一个普米族的歌手叫茸芭莘那,她是全国有名的少数民族歌手,她也是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她在做着一件事情,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拯救少数民族语言,她此时正在用各种各样方式去保留和传承这些古老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我要向她学习!
在元江,我知道有一个哈尼棕扇文化传承者倪伟顺老师,一直以来在努力传承着哈尼民族文化。我还知道有一对那诺乡的文艺工作者哈莫兄弟,他们是哈尼族,是哈尼民族音乐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哈尼语创作着各种各样的曲调,演唱着各种各样的哈尼歌曲。我要为他们点赞!点赞他们为家乡文化所做的一切。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用音乐在哈尼人乃至各民族之间传递着民族的力量。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做着没有声响的伟大传承事业,希望我们的民族根基能打牢。

这几天,是我们哈尼族一年一度热闹隆重的哈尼十月年!在外奔波的儿女放下了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华都回到了儿时成长滋养的温暖之中,都回到了家乡过节祭祖。那些在外打拼的我的哈尼兄弟姐妹们,元江的各民族同胞们,千万不要忘了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根可寻,有话可说!希望元江的各族儿女们能重视起自身民族语言的力量,爱护他、保护他、传承他....将我们的民族语言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我是哈尼女儿,从我做起、从家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我在北京用微弱的力量传授着我们的民族语言。除了民族语言,将来,我还要努力把我们家乡的民族服饰文化等介绍给北京的朋友们,介绍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我们家乡的民族文化!在此,祝哈尼同胞们节日快乐!

作者简介:李福英,哈尼族,云南元江人。
毕业于云南省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流行演唱专业,曾以小米辣组合形式参加云南省第四届青年歌手大赛,云南省第二届本土歌手大赛。参与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赴边疆部队慰问巡回演出、“云之南”艺术团赴糯扎渡慰问演出、昆明市及各地州市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小型演出。“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跟着阿妹山歌走》、墨江县城市旅游民族歌曲系列MV拍摄等。现居北京。

- THE END -
编辑:sun
以上就是李福英你的抖音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字华容道中文版
休闲益智81.3M
下载
米家小镇度假之旅游戏破解版
休闲益智47.4M
下载
火柴人战争遗产无限钻石更新版
动作格斗62.8M
下载
我的世界更多幸运方块
休闲益智225M
下载
过山车之星手机版
模拟经营42.0M
下载
传说对决最新版
角色扮演380M
下载
米奇小顽皮破解版
休闲益智41.5M
下载
神秘海域手机版
动作格斗62.6M
下载
躲猫猫大作战安卓版
休闲益智37.2M
下载
4399游戏盒游戏
其他游戏28.2M
下载